油脂粒成因與皮膚脂肪代謝紊亂、分泌失調、角質層過厚等有關,可能是因為皮膚缺乏油脂,也有可能是因為油脂過剩。而過多油脂堵塞皮脂腺,就有可能長出黃白色、微小粒狀的暗粒,久而久之形成油脂粒。
脂肪粒的起因是皮膚上有微小傷口,而在皮膚自行修復的過程中,生成了一個白色小囊腫。也有可能是由於皮脂被角質所覆蓋,不能正常排至表皮,從而堆積與皮膚內形成的白色顆粒。
兩個當中有什麼不同?
油脂粒和汗管瘤雖然都很影響美觀,但是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。油脂粒是一種長在皮膚上的白色小疙瘩,約針頭般大小,主要是長期使用過於油膩的護膚品所導致,皮膚受到外部損害形成小傷口,在皮膚自行修復的過程中,生成了一個白色囊腫。油脂粒通常出現在T字位和眼下方,一般是1-2mm的白色的小顆粒,用手摸比較硬,用針排能排除白色的顆粒,不對稱分佈。脂肪粒和汗管瘤經常混合生長,治療是需要同時治療。
而汗管瘤是小汗管瘤堵塞,脂肪代謝功能發生障礙,刺激小汗腺管表皮增生增厚形成的脂肪堆積,突出于皮膚表面形成的丘疹,是良性腫瘤。汗管瘤通常出現在眼皮下等汗腺較多的位置,一般是有蠟樣光澤的3-4mm的肉色半球形隆起的顆粒,丘疹的顏色基本和膚色接近,突起的部分是尖的,用手摸比較硬,常對稱分佈,左眼睛有,右眼睛基本也有,用針排不出東西出來。
利用波長 10600nm 的二氧化碳激光熱力,將整個疣連根燒掉,阻止復發,通常1-2次治療,能對付大小、表層或深層疣,過程微創,一般不留疤痕。
利用電灼將疣組織的水分蒸發,再以燒灼破壞疣組織,適當護理下不易留疤,適用於面積較大的腳底疣。
不同類型的HPV病毒會誘發不同種類的疣,並出現於身體各個部位。及早發現和進行皮膚疣治療,可避免傳染至家人或延伸至身體其他部位。